科比和乔丹跳投有多像图片,为何有人说科比才是最像乔丹的球员?

2024-09-25 11:21:56 体育资讯 牛哲

科比被称为是最接近乔丹的球员,两者究竟有何相似之处?

乔丹和科比生涯罚球命中率,那都是非常接近。乔丹是85%,科比则是87%。他们不仅是命中率无限接近,就连罚球动作几乎都一模一样。罚球身形的保持,还有护球的动作,两人几乎是一模一样。乔丹和科比,那都是背身单打的高手,后卫里他们两人单打最强。

为何有人说科比才是最像乔丹的球员?

1、科比的模板肯定不是乔丹,但是他朝自己偶像不断靠近。经过20个赛季的证明,不管是球风,荣誉,性格,技术,科比都是被公认最接近乔丹的球员。他们在比赛里,经常有一些神同步的画面。不得不说科比真的学会了乔丹所有招数,而且运用的最好。

2、因为科比的球风在很多方面都能找到乔丹的影子,实在是过于相似,而且乔丹是被公认的NBA第一人,会被众多球星竞相模仿,而科比几乎也把他当做自己的偶像。NBA有73年历史,这期间出现的球星太多,因此球迷的选择也很多。但是要说影响力最大,粉丝基数最多,那还得是历史第一人迈尔克.乔丹。

3、还有球场上的气质,科比都是最接近乔丹的那一个,所以说科比是乔丹的模仿者,或者说接班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

4、因为科比把乔丹的后仰跳跃模仿的惟妙惟肖,还把乔丹的拉杆动作模仿到极致。别人都说乔丹打球是一种艺术,同时也认为科比的模仿也是一种艺术。再加上科比是除了乔丹之外最有名技术最好的篮球明星,也是最出名的所以都说科比模仿的最像。首先他们两个人都是有相同之处的,两个人的爆发力都非常强。

5、科比真的是最接近乔丹的球员,或者至少是最像乔丹的球员;勒布朗·詹姆斯应该是乔丹和万人之上的历史第二人。另一方面,科比已经去世,成为让乔丹落泪回忆的传奇。詹姆斯还在路上。理论上还是有超越乔丹的可能,所以说接近和比较只是说说而已。”方圆的观点很犀利,给了粉丝足够的讨论空间。

科比跳投能跳多高?

1、科比 离地高度:97厘米 说科比离地的高度只有97厘米,也许大家会不太认同,人们都会觉得以实际情况来看,科比的跳跃高度绝对在97厘米之上。其实仔细回想一下,科比其实弹跳的高度并不是太突出,他之所以能够在球场上以高度取胜,超强的时机掌握能力才是最关键的地方。

2、垂直弹跳98厘米,绝对弹跳109厘米(不是垂直跳最高的,但他是综合弹跳最高的,他跑跳达160厘米,NBA里很少有)。

3、科比 垂直弹跳:97厘米 绝对弹跳:107厘米(1997年扣篮冠军)另附其他人:乔丹 垂直弹跳:98厘米。虽然不是垂直跳最高的,但他是综合弹跳最高的,他跑跳达160厘米 弗朗西斯 垂直弹跳:114厘米。卡特 垂直弹跳:111厘米 艾佛森 垂直弹跳:110厘米 马布里 垂直弹跳:101厘米。

4、所以说我们不能用双方去看科比的身形,科比的身形虽然不是非常强壮,但是他98米的身高,有着他的这个力量,他绝对是足够了,尤其是他经常背身单打后仰跳投,直杀内线,屈身拉杆,隔人暴扣都是需要极强的绝对力量的,因此科比在力量方面,绝对是后卫中的顶级。

科比和乔丹的后仰有区别吗?谁的更加出色?

乔丹的后仰晃人晃的比较开,所以后仰起来难度就低了,而科比的后仰人没有晃太开,所以投出去的难度性较高。这个主要跟不同年代的防守强度和防守者的身体素质有关。乔丹的后仰很飘逸因为完全晃开了对手,科比的后仰难度更高因为没有完全晃开对手。

科比的个人天赋其实并没有乔丹那么好,所以科比的历史地位其实要比乔丹低一些。科比的后仰跳投会更加关注技巧。在科比刚刚进入NBA的时候,科比的后仰跳投技术并不成熟,那个时候的科比的投篮手法也没有稳定下来。

乔丹的个人能力更强,弹跳、力量、体重、应变能力都比科比要有优势,乔丹的后仰跳投更加具有侵略性,他能在对手毫无防备的情况下,突然跳起投篮,让对手反应不过来,即使说对手反应过来也封盖不了他。

帮主的必杀技:后仰跳投被他自己发挥得淋漓尽致,当你紧逼他的时候,他就是可以跳起来从容出手。科比继承了乔丹的绝技,后仰跳投也成为他的标志动作,职业生涯后期科比的进攻方式也更多的选择了中距离后仰跳投,这对延长职业生涯帮助很大啊。

他的出手高度和手感都很柔和。防守麦迪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拿球。如果科比的背如画,麦迪的背优雅如神。长期以来,媒体和球迷一直在讨论、讨论、甚至研究乔丹的后跳投,称赞乔丹的后跳投精彩如画。乔丹的后仰跳投独树一帜,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强的一招,经典中的经典,无敌漂亮。

发表评论:


Fatal error: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(tried to allocate 66060344 bytes) in /www/wwwroot/nouzhe.com/zb_users/plugin/dyspider/include.php on line 39